2019年12月10日,由搜狐网、搜狐教育频道联合打造的以“变革、创新、融合”为主题的2019年度搜狐教育盛典在北京成功举办。500余名权威教育专家、知名学校代表、教育投资人、教育公益项目代表、跨界名人参与了本次盛典,共同聚焦高考改革、教育创新、人工智能与教育、K12教育、未来学校、教育公益等领域。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建行大学首席学习官、执行校长薛胜利,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未来教育项目主任、里兰学院联合创始人蒋里,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在本次主题论坛上发表了精彩演讲。
在《未来教育的机遇和挑战》的主题演讲中,蒋里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将会取代重复性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因此未来的孩子不应该与智能机器人在它擅长的领域竞争,而是要发掘自己与人工智能/机器人不同的能力,掌握人工智能思维的三大主心。
第一,未来的孩子需要懂得人工智能工作的原理。只有让孩子了解、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具备人工智能思维,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来高效完成工作。
第二,把自己和人工智能机器人区分开的能力。我们需要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共情力、设计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等其他能力,这才是人类和机器人最大的区别。
第三,与人工智能机器人协作的能力。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普及让信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巨量生产并高速传播,但人类的大脑并没有办法处理如此庞大的信息数据。因此,未来时代将是人类与人工智能机器人并存的时代,孩子不仅需要了解、掌握人工智能,还要具备与人工智能协作的能力。
他提出,人工智能思维将是未来社会的常识,应该让学生们把学习人工智能及其相关知识提到和数学一样重要的位置。
最后,蒋里博士强调,我们必须重视孩子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相关课程的学习,掌握人工智能思维的三点主心,同时培养他们创造力、共情力、人工智能思维、设计思维以及解决开放式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引领未来的人才。
文章来源: 新华网
原文链接: http://www.xinhuanet.com/enterprise/2019-12/16/c_1125353799.htm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